设置

关灯

第1653章 人造脑细胞计算机(第5/6页)

用土气的比喻来说就是智慧的结晶,纯手工打造的机械表之所以贵,是因为一双手要在上面耗费太多时间,而这台意识超算则是众多头脑耗费太多念头碰撞出的产物。

另一方面,两人又不由得怀疑这种设计的实用性。

它真能大规模生产吗?成本能压到多少?大规模使用时故障率能压低到可承受范围吗?

它能产生多少意识?人为限定的思考流程合适吗?会不会让它沦为仅靠本能处理信息的差劲机器?

每台机器里的脑细胞都必须经过特定训练,训练结果一定稳定吗?训练失败的概率有多少?

细想全是问题,问题多的两人心里都有点发毛,扪心自问如果让他们做超算,完全不敢冒险死磕这种超算,失败的概率太大!

往后看,最后一部分就是样机的测试结果。

测试内容非常简单,走迷宫!

准确来说,没有经过算法训练的走迷宫!

未经训练的走迷宫和按照程序走迷宫压根是两码事,许多大学里会举办一种电脑鼠走迷宫大赛,微处理器控制的小车,在塑料板迷宫里左冲右突前往终点,但这种电脑鼠走迷宫压根和意识智慧毫无关系,成绩取决于路径算法优化和电机传感器速度,靠一群学生反复研究按照什么万能策略跑能少走错路,再直接下载给小车。

而袁天罡小组测试的走迷宫,压根没对意识主机做过任何训练,只是准备了一系列迷宫,直接让意识主机上手操作!

情形有点类似于一个出生起就没见过游戏的小宝宝,突然有一天手里被塞了一个游戏手柄,让他坐在屏幕前打游戏。

或者一个成年人,在手机上无意刷到一款全新玩法的简陋小游戏,也没有游戏说明,靠自己摸索。

宋河翻看实验记录,微微皱眉。

起初意识主机对出现的迷宫毫无反应,但几分钟后脑细胞缺糖了,强烈的“觅食”念头出现,能清晰看到整台机器启动,它意识到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来赚糖吃。

最初版本的迷宫简

天才1秒记住:neecode.com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