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1638章 人类天才的压迫感(第5/6页)

“咱们这帮老师到底啥来头啊?别是一帮外行吧?生物研发不懂,痴迷数学,就把咱们给教歪了,让咱们磕数学?”

红毛猩猩们正满腹狐疑,突然实验室里的争吵声停了。

紧接着,袁天罡冷静的声音传出。

“好了,结果很清晰了,这个方案可行的概率无限接近零,毙掉!”

“现在咱们算下一个方案,老郑和我讨论出的一个架构,比较邪门!”

“首先咱们回顾pcR技术,最早做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土办法是从试管里,加热到96,双链分开,降温至55到65,引物结合,再升温到72,聚合酶开始起作用,dNA子链出现,反反复复做30次,出来10亿个片段!”

“试管效率太低,后来出现微机电技术,加热室反应室都做的很小,微流管堪比头发丝,一方面升温降温快,节省成本,另一方面假阴性结果会减少,后来又出现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,也就是咱们实验室用的ddpcR,大家都很熟悉了。”

“老郑从这里面得到灵感,温度调控工作时间!机箱温度咱们去人工调整它,不同温度下不同组的元器件启动,形成不同的工作顺序,就像96度双链分开,72度聚合酶起效一样,不到特定温度就不会启动。”

“如果做老式机箱的话,这种设计画蛇添足,但咱们不是在讨论生物混合机箱嘛?这里大有文章可做,改变人造细胞的温度相关基因,改变机箱溶液里的酶类别,那么自由度会急剧上升!甚至可以形成特定的温度循环路线,用一部分升温的机箱去逐渐启动另一部分机箱,不同类别的细胞机箱可以互相利用温度,构成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,会更像大脑工作的过程!”

“些漂亮的机关,应该能给大家带来启发!”

说话的声音换了,紧接着又是长篇大论的数学推算过程,生物名词再度消失,连细胞和酶都只用代号或数字表示。

偷听起来奇怪到极点,仿佛屋里这群老师们母语不是普通话,而是数学,同一个概念用普通话反而说不清楚,变成数学模型才能彻底理解。

走廊里的红毛猩猩们彻底

天才1秒记住:neecode.com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